产品化与受托管理养老金是保险资管趋势

时间:2016/6/22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潘玉蓉

 

  陈若谷制表

  资管公司产品化运作、承接管理养老金成为国际保险资管行业的重要趋势,这一发展路径也给中国保险资管业带来了启示。

  近日,在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亚洲资产管理》在京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圆桌年会——养老金、泛资管与全球化投资:转型、机遇与挑战”上,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表示,当前国际保险资管业正呈现出资产规模更大、市场地位更重要、“委托—受托”双向开放、产品化管理模式走向成熟、第三方资管业务成为主体、另类投资越来越受到重视等特征。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格局的不断变化,国际保险资管业也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保险业与资管业深度融合、保险机构受托管理养老基金、资管外包化等新趋势。

  产品化是第三方业务主打方式

  在曹德云看来,产品化是国际保险资管业拓展第三方业务的主要模式。

  “总体来看,海外保险资管机构拓展第三方业务主要是通过产品化链条实现的。”曹德解释,例如安联资产管理,它将自己的投资策略全部转化成为产品销售,这为争取第三方委托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些产品按管理方式分为独立账户、公募基金、私募基金、ETF、集合理财信托、可变年金信托等,种类十分丰富。

  反观我国的保险资管业,产品化管理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自2006年诞生第一只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和第一只证券组合类投资计划开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包括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组合投资计划和私募基金等五大类保险资管产品。截至今年4月底,保险资管机构累计注册(备案、报告)的五大系列产品规模合计超过1.8万亿元,占保险业投资性资产总规模的15%。

  从发行主体看,国内发行保险资管产品的资管类机构已经增长到21家;从投资主体看,关联保险机构、非关联保险机构和业外机构的投资规模各占三分之一,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从品牌特点看,逐渐形成安全性高、期限较长、规模较大、收益较好的特色优势,适合追求安全稳定收益的大体量资金配置,受到各类机构投资者的高度认同。

  但与国际保险资管业和国内其他资管机构相比,我国保险资管产品化程度仍然较低。这需要从监管政策支持、市场创新力度、交易流动性机制、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提高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化程度,推进市场化进程。

  保险资管擅长受托管理养老金

  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受托管理养老保险基金,也是国际保险资产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

  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养老资产为21.3万亿美元,2012年增长至33.9万亿美元,预计还将以年均6.6%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将高达56.5万亿美元,保险机构是管理养老金的主体力量。

  曹德云表示,世界范围内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渐淡出,各国政府运用补贴和优惠税收来鼓励发展企业和个人养老金计划,并推动各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市场化管理。保险公司可以提供包括资产管理在内的综合服务,可以满足养老保险基金运作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要求,使基金的整体效率得以提高,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亦可以获得资产管理规模,并且分散风险。

  目前,国际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政府和企业主办的养老基金管理的外包与个人养老计划的需求增加。例如,美国信安金融保险集团(PEG)和美国林肯金融保险集团(LFG)都是年金、零售基金和个人退休金账户(IPAs)等个人储蓄计划以及401K计划的领先提供者之一,同时,还为各种政府和企业主办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运营提供多种选择的委托管理或咨询服务。

  在我国,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也是养老金管理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尤其在企业年金市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企业年金基金20家投资管理人中,“保险系”机构占了7家,分别是国寿养老、平安养老、长江养老、太平养老、泰康资产、人保资产和华泰资产。这7家机构作为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管理规模超过5000亿元,占所有企业年金总规模的52%。从投资收益率来看,大多在9%到13%的区间内。

  从未来趋势看,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将是养老金体系的主体部分,保险业在这个领域内大有可为。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