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洪:监管资源要向发现风险、防范风险、处置风险倾斜

时间:2017/11/24     来源:新疆保险网     作者:和讯网

  今日,在新浪财经举办的2017金麒麟论坛保险分论坛上,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我国保险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险企要适应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解决供给矛盾,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黄洪强调,保险监管仍存在对风险不够敏感等问题,下一步工作中,保险监管要“长牙齿”,杜绝“父爱主义”。

  保险区域发展、业务结构均存不平衡,供给存在巨大缺口

  黄洪认为,我国保险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在此背景下,黄洪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保险业的影响以及在保险业的体现,是我们做好保险工作的一条重要逻辑主线”。

  具体来看,“改革开放之初,保险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保险需求之间的矛盾”。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数据显示,人均GDP已达81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1万美元。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接近联合国划分的富足标准。因此,黄洪提出,进入新时代,保险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迸发、不断升级的保险需求之间的矛盾”。

  “从人民群众的需求来看,包括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体育文娱等各个领域的保险服务将成为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必需品”,黄洪表示,“然而,从我国的保险供给看,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

  我国保险业供给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保险区域发展不平衡,业务发展平衡两个方面。一是在区域结构上,据保监会数据披露,2017年1-10月,东部十六省市原保险保费收入1.85万亿元,占全国的57.1%;中部八省市原保险保费收入7809.9亿元,占全国的24.1%;西部十二省市原保险保费收入6045.1亿元,占全国的18.7%;二是在业务结构方面,在人身险中,健康、养老等长期寿险业务发展不足;在财产险中,车险占比过高,超过70%,而企财险、责任险等专业险种的份额却不高。

  另一方面,我国保险供给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养老、医疗、农业、巨灾、责任保险等领域,保险业仍然存在巨大的保障缺口。比如,我国的保险赔付占灾害损失比重远低于国际上30%的平均水平,我国寿险保单持有人只占总人口的8%,人均持有保单仅有0.13张。

  保险监管要“长牙齿”,杜绝“父爱主义”

  今年以来,保监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黄洪强调,保险监管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当下国内快速发展的环境,险企要重塑保险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黄洪分别从监管的定位、资源配置、风险监管、以及监管的实践四个方面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具体来说,“从监管的定位看,要处理好发展和监管的关系“,黄洪提出,“监管的首要任务是制定科学的游戏规则,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市场主体都在这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里面来经营,防止“市场失灵”和重大风险积累,最终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黄洪提出,就监管的资源配置来说,要把监管资源向发现风险、防范风险、处置风险倾斜。“现在,大量的监管资源配置在日常行为监管上,对法人机构风险监管的投入严重不足,对风险不够敏感,一些重大风险不能及时发现。特别是在资本、资金运用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手段,这也是导致一些保险机构产生严重风险隐患的根源”,黄洪警示到。

  而在风险监管方面,黄洪认为保险业监管资源配置必须有大的变化,向风险监管、法人机构监管、重大风险处置等领域倾斜。他提出,”新技术发展很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在保险业的运用日新月异,金融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黄洪认为这对保险监管是个很大的挑战,“而保险业要大力加强保险监管科技建设,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和把握新技术给金融保险业带来的新变化”。

  此外,黄洪提出,“从监管的实践看,保险监管要‘长牙齿’,不能只说不做,要敢于作出不同于市场的独立判断,而不是被市场的意志所左右。要敢于质疑,能够说“不”,拒绝监管上的“父爱主义”,提高依法监管的能力”。

  险企发展要注重人民安全感,保障消费者权益

  黄洪提出,我国保险行业发展出现了方向偏差,背离了人民要求。“这几年,保险行业在方向理念等方面出现了偏差,这是我们每一个监管干部、每一个从业人员、每一家保险公司都应该反躬自省、深刻反思的问题”,黄洪认为,保险行业目前存在一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背离了行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要求。

  因此,黄洪认为保险业应重塑行业理念,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保险业的根本追求,把人民群众需不需要、满不满意、获不获益、喜不喜欢作为检验保险业发展成果的根本标准,而不是把资产规模、行业影响、发展速度,甚至是资本的态度异化为检验标准。

  具体来看,在保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背景下,黄洪认为,险企要着力在增强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上下功夫。“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迸发、不断升级的保险需求之间的矛盾,保险供给和服务必须有大的飞跃”,黄洪表示。

  黄洪将安全感放在保险业发展方向的首位,提出提高居民安全感是对保险产品服务的基本要求。“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发挥保险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这说明,为社会和人民提供安全感是保险服务的基本内涵。不仅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足的生活,而且不必为未来的生活而担心,这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黄洪强调。

  获得感是黄洪提出的另一个保险业的重要努力方向。“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保险业发展得好,消费者、从业人员和资本都将从中受益”,黄洪强调,“但首先要保证消费者的利益是第一位的,消费者必须有获得感。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是保险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

  此外,黄洪强调了重视人民幸福感对于保险发展服务的重要性,“无论是保险监管的监管理念、资源配置,还是保险行业的产品设计、保险服务,抑或是保险公司的经营愿景、战略规划、管理流程,都要和这一点紧密结合起来”。

  黄洪提醒保险公司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中国,背离了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保险公司没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这是中国保险业的政治逻辑、经济逻辑、市场逻辑和监管逻辑”。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