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想漫笔:区块链二三事

时间:2019/11/4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作者:杜亮

  雾里看花,这种感觉用在区块链身上很合适。是的,区块链技术很高端、很前沿,以至于到现在笔者还用不到它。区块链话题很潮、很酷,以至于每次研讨对笔者都是科普。相比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确实抽象难理解多了,目前的应用似乎也更少一些。最近,区块链概念大热,这也勾起了笔者的一些回忆。

  笔者早期接触并试图理解区块链是在两年多前的一次区块链新书发布会上。当时,笔者和一位前同事在一起琢磨,“什么是区块链?”笔者说这个会场里大约有200人,但是认识笔者的人可能就10个人。如果笔者要上台讲话,主持人,也是笔者的同事,必须介绍笔者的身份职务,其他人才能认识。问题来了,笔者的身份必须得主持人介绍才能让大家知道,这就是“中心化”:要有个权威,会场里所有人公认的权威。

  区块链技术做的就是相反的,“去中心化”就是“没有权威”。那它是怎么让笔者被大家认识呢?通过分布式记账系统。一旦笔者走进会场,个人的关键信息就进入每个人的信息终端,比如手机终端,只要点开就可以看到。其他的200人的相互记录过程也是一样。笔者当时想,这就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一种形式。

  后来,笔者又参观了众安科技用“区块链技术”养的“步步鸡”。与前次相比,算是从想象走进真实。“步步鸡”看起来与普通散养的鸡没什么区别,但奥妙就在“步步鸡”一只脚上戴着的黑色脚环。脚环的主要功能是电子计步器,但功能要比它强大很多。它有能够扫描的二维码。用手机扫一下,就显示出“查询结果”,包括鸡的“身份证号”、日龄、入栏体重、总步数,以及健康状况、运动轨迹等。点开“运动轨迹”一栏,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只“步步鸡”一天的运动总量和运动轨迹。“步步鸡”每天的运动总量,接近21000步。这就是“步步鸡”的由来。

  据说,“步步鸡”的实时运动信息是上传到区块链上的:养殖场里有白色的基站,每只鸡的实时信息通过脚环,传送到基站,再上传到云端。比如说,养殖场里有500只鸡,那么就是500只鸡的不同运动轨迹等信息上传到云端。如果鸡是人的话,它们相互之间就都知道对方的关键信息。并且因为脚环的存在,是不可篡改的,所以到终端消费者吃鸡的时候,必须把戴脚环的那只鸡脚剁掉。

  “不可篡改”是“步步鸡”的关键所在。就像最初的例子,假如主持人不小心将笔者的工作单位念错——如果会场里运用了区块链技术,那么其他人也不会认错人,因为每个人那里都记录了笔者的真实信息。

  从以上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大致摸索出区块链技术的本质特点: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不可篡改。因为这些特点,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中的应用走得比较快,这就是一些人在玩的比特币。货币本身是交换的媒介,一般而言,是由一国中央银行发行的,具有典型的“中心化”“权威性”。可是如果我们追溯货币的产生,回到以物易物的时代,是没有所谓“中心化”和“权威性”的,这就是比特币存在的理由。当然,现在主流的“货币伦理”是不大能接受比特币的。

  “在数字时代,有部分企业试图通过发行比特币、Libra挑战主权货币,这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货币脱离了主权信用,发行基础无法保证,币值无法稳定,难以真正形成社会财富。”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副主任黄奇帆近日说到。

  这大概也预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未来几年的命运。当然,其命运也可能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亦未可知。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