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解决舆情危机的根源

时间:2019/12/2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作者:黄明明
  近期,在金融行业的活动或培训中,声誉风险或者舆情防范之类的主题成为培训重点。这体现出金融企业的稳定意识和大局意识,值得点赞。
  
  何谓舆情?舆情代表民意,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舆情未必总是正确的。在互联网时代,那些未经验证的言论和事件,往往会带领舆论失之偏颇。李普曼《公众舆论》这样谈到,公众事件是可以被歪曲的,人们头脑中的世界也由这些歪曲的事实而来。然则,当舆情汹汹而来,是非之辩就难以说清楚了。
  
  防范舆情危机,要看清楚舆情之源。行得正,立得直,正气浩然,无可指摘,便也不会惧怕舆情危机。2018年,一篇自媒体文章《疫苗之王》引爆网络,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疫苗风波。这场疫苗风波迅速成为全民话题,甚至惊动了新闻联播。7月22日晚,新闻联播用2分44秒回应了家长的焦虑。7月22日深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线,必须给全国人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25日晚间,长生生物发布公告,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27日,公司的股票将被摘牌。长生生物也是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第一家公司。央视的评论就称,长生生物被强制退市,坏公司“短命”,好市场才能“长生”。这是完全痛打落水狗的态势,不留一丝余地。
  
  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下,行业要转变思路,自我革命,用全新的发展思路,合规经营,方可消灭舆情源头。
  
  舆情危机并非是孤立事件,而是积弊已久,或是体现了更大范围的问题与矛盾。任何一个负面新闻,只是冰山一角。他表面上体现的是一个事件,实际上体现的是社会的矛盾,更深层次的焦虑和思潮。如近期网易员工事件就是最近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一名网易前员工血泪控诉的:身患绝症,强行挑刺,暴力驱赶,加班5年只拿了1天加班费。这名网易前员工的悲惨遭遇,瞬间在朋友圈刷屏。这则舆情的火爆亦应放在互联网企业裁员大潮下审视。大规模裁员中,泥沙俱下,粗暴简单,必然有概率出现不满意的劳资纠纷问题,在这其中倘若处理不力,则必然会有舆情危机事件出现。
  
  飞短流长,非人之所欲,舆情危机,非企业之所欲。而世上舆论往往又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在有意无意中,往往遭受到物议之困。寻找舆情危机之生、之长的规律,在5G等科技来势不可阻挡的信息化巨变时代,是把握主动、维护声誉的势在必行之举。
  
  金融行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舆情有一定的整体性。如有一家保险公司出了负面新闻,大家会说某人寿欺骗消费者,还是保险是骗人的?大概率是说后面那句话。银行业也是这样。所以做好公司自身舆情防范,维护好声誉,不仅对企业防范自身风险有裨益,也会福及整个行业、整个社会。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