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庆东: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鼓与呼

时间:2021/6/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鼓与呼
  
  ——在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上的发言
  
  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郑庆东
  
  (2021年6月8日)
  
  

  尊敬的王勇国务委员,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民以食为天”。一生致力于提高水稻产量的袁隆平院士曾感叹道:“我们科研人员辛辛苦苦,哪怕每亩水稻产量提高5到10斤都非常不容易,可是这些粮食却被白白地浪费掉了,比用刀扎我的心都要痛。”袁先生千古!今天,我们共聚一堂,就“尚俭崇信,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这个主题进行交流研讨,我觉得很有意义。
  
  俭以养德、诚信为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保障食品安全,更需要尚俭崇信、德法并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们看到,近年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履职尽责、扎实工作,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推动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新闻界素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说法。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要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发挥好鼓与呼、推与促的作用。
  
  一是要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及时提供准确信息。食品安全问题敏感性强、公众关注度高。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已成网络谣言重灾区。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说,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大行其道,搞乱人心。对此,主流媒体要发挥专业优势,及时准确发声,理性分析解读,向公众提供内容客观、时效性强的新闻产品,发挥“压舱石”“定音鼓”的作用。同时,加强科普宣传,推动公众食品安全素养提高。
  
  二是要倡导尚俭崇信美德,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食品营养的需求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也存在着餐饮浪费、食品企业失信等现象,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为此,媒体要通过宣传报道,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倡导诚信守法、质量至上的经营理念,宣传好报道好人民群众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促进我国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三是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主动参与社会共治。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作为政府、企业、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媒体在社会共治方面可以发挥独特作用。这些年来,食品安全状况持续改善,其中舆论监督起到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 舆论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在把握好时度效的前提下,要对生产劣质食品、违规经营等现象给予更多监督。媒体监督并不是为了“爆猛料”“抓眼球”,而是要让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没有容身之地,这是我们党媒应该担负起的责任。
  
  同志们、朋友们,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我们是肩并肩的同行者。经济日报诞生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秉持“主流、权威、公信力”的理念,坚持发挥中央党报、经济大报的舆论引导作用。经济日报社及中国经济网多年来密切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在国务院食安办、市场监管总局和各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已举办了十一届。从2011年起,我们还先后承办了食品安全周的主场活动、食品安全展会、食品安全30人论坛、媒体训练营等一系列活动。今后,我们将继续与社会各界一道,同舟共济,开拓进取,为人民群众吃得更安全、吃得更放心而不懈努力!
  
  祝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圆满成功!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