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是共赢之举

时间:2023/2/15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作者:杨帆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把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稳定作为财险业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与财产保险业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积极推动风险减量服务的动因和目标不谋而合。
  
  积极推动风险减量服务的财产保险企业是行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排头兵。《意见》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公司先试先行,逐步夯实财险业风险减量服务基础,引领带动其他公司逐步参与风险减量服务工作”。实际上,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公司,在风险减量服务工作上,往往“马不扬鞭自奋蹄”。这是因为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企业,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技创新与风险减量服务的紧密结合,不断提升风险减量服务水平。例如,在赔付率畸高的10吨以上货车车险领域,虽然不少公司避之而不及但是依然有迎难而上的好公司。某大型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借助保险科技公司的风险减量服务承保了5000 台自卸和牵引车,科技公司围绕货车、牵引车的前方碰撞智能主动刹车系统和后八轮自卸车辆的右侧盲区监测与主动刹车系统两产品的功能实现风险减量。经过一个承保年度后,上述业务赔付率下降17-23个百分点,出险频度降低40%左右。
  
  财产保险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动因何来?企业越是高质量发展就越以客户体验为出发点,就越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发展动因。这是市场需求引发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安全生产领域高危行业对保险机构风险保障、风险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就需要财产保险公司积极对接实体经济保险需求,积极开展防灾减损等风险减量服务。通过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赢得市场。例如,为应对极端灾害事件的发生,保险公司在现有风险预警和应急体制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灾前灾中灾后一体化应灾体系,积极开展“保险+科技+服务”的模式创新与实践,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技赋能,全面推行理赔作业科技化。例如,中国太保产险建设风险数据大脑,依托 GIS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覆盖中国全境的多灾因风险地图,构建火灾与台风易损性模型,绘制企业风险画像,并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应急减灾等领域输出风险数据,提升社会减灾能力。中国人寿财险搭建“安心防”风险管理平台,实现防灾预警、风险评估、经营热图、历史灾损等多个功能,已累计推送综合灾害预警达700万次。阳光财险开发阳光天眼风险地图平台,已上线自然灾害风险评级、强风降水风险评估、全国气象灾害预警、防灾物联网监控平台等功能,推送预警信息17万余条,助力客户防灾减灾。
  
  提高客户满意度是高质量发展企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目标。风险减量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积极协助投保企业开展风险评估、教育培训、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监测预警等。保险公司之所以能不断创新风险减量服务内容,深耕细分市场,是为了满足新技术、新经济发展产生的客户需求。只有实现风险减量服务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才能提高特定客户的满意度,从而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一步。气象指数保险服务从“险后”补偿向“险前”预警和“险中”响应转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提高客户满意度,保险机构与气象部门积极联动不断优化“保险+气象”防灾减损新模式。例如,人保财险联合气象部门在阿克苏联合开展冰雹灾害预防作业,2022年前8个月共开展防雹增雨作业178次,将冰雹灾害天气转变为降雨,显著降低了棉花、林果作物的实际损失。而自2009年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启动以来,森林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多家保险公司利用遥感卫星实时预警监测系统、无人机等,实时监测并通报辖域内森林火点发生情况。平安产险承保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所辖6353亩公益林,自2015年以来未发生大型保险灾害。通过森林保险对大兴安岭森林防火的投入,逐步更新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增强了防火和病虫害防治指挥的科学化体系,使得预防体系进一步完善,林火预防能力大幅提升。
  
  综上可见,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可以主动介入客户的风险管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从而实现消费者、保险机构和社会的三方共赢。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有助于推动财产保险业向“保险保障(风险融资)+风险减量服务(风险控制)”的业态高质量转型。而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提高客户满意度。
  
  (作者系北京谷雨互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金融业合伙人)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