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黛娣:心的调解 心的服务

时间:2018/6/20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作者:陈格欣 方磊

  早出晚归已经成了她工作的习惯。早晨七点半,提前赶到办公室,整理案件资料。8点以后,不是接听电话,就是忙于接待客户,进行纠纷调解;或者忙于审核人伤的费用单据。下午六点下班,别的岗位同事走了,她开始今天工作的回头看,做好扫尾工作,由于案件多,几乎没有在8点前回过家。

  忙碌于工作的她,名叫张黛娣,是人保财险运城市分公司理赔中心人伤分部的一名老员工。自2014年4月公司设立调解工作室以来,经她手中调解过的理赔案件共计1256件,其中诉前调解15件。貌似简单的案件调解工作,背后是巨大的付出,不菲的工作量。

  “别人问我,天天加班的工作太苦了,还要面对南来北往、形形色色的不同客户,耐着性子听其诉说遭受的委屈和不公,聆听他们的絮叨、牢骚甚至谩骂,这样的苦日子怎么能熬过来?我说,我从来没觉得苦,只要热爱的工作,怎么干都觉得是快乐的!”今年45岁的张黛娣笑着说。

  有一种情怀叫坚守,有一种力量叫责任。2003年入司的张黛娣,十余年来一直坚守在理赔工作岗位上,在工作中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以其专业、热忱、无微不至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赞许,多次收到表扬信和锦旗,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多次被分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连续三年被评为分公司优秀调解员。

  “我心里明白自己工作岗位的特殊性”

  业内人士都知道,这些年保险理赔工作难做,而理赔工作中,最难的莫过于调解工作。有一种说法,保险调解工作是“没权没钱跑断腿,不吃不喝磨破嘴”的苦差事,但张黛娣却乐此不疲,她说:“辛苦我一人,和谐千万家,我认为值得。”

  在保险理赔案件处理中张黛娣同志始终坚持提前介入、全程跟踪、主动调解、专业审核。有一次,被保险人陪她和另一名工作人员前往医院探视交通事故被撞的伤者,了解伤情进展。车祸的伤者不幸被截肢,被保险人到了住院部楼下,死活不敢上去,他害怕面对伤者的家属。张黛娣和单位同事赶到伤者病房。刚进门,一句话还未说完,冲动的伤者家属以为是致害人,拽住张黛娣的衣领,推搡起来。后面的同事眼疾手快拦住了,说我们是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来看望伤者情况的。“当时我也生气,对方不尊重人。可一想,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没有案件的伤者跟踪,理赔工作就会脱节。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的孩子被撞了,我是什么样的心理,应该理解。”张黛娣说,“我上前说,发生意外很不幸,我们保险公司也是来探望伤者,了解伤情,以便做好下一步的理赔,伤者早日治好伤痛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目标和心愿,请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伤者家属红着脸无言以对,已经为自己的冒失感到不安,顺利地配合了张黛娣的工作。“因为工作挨打值吗?说真心话,自我来到人保后,处理的每一起案件都能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我心里明白自己工作岗位的特殊性。”

  工作需要爱心,更需要细心和智慧。张黛娣做事情爱动脑子,善于应变,总想把工作做完美。2017年1月18日,保险客户张某驾车在临猗县城路段不慎将一位老者卫某撞倒。卫某被送往医院后,被诊断为腰椎压缩性骨折、多处肋骨骨折。此时,张某不愿出钱,伤者又不愿自己掏钱疗伤,双方沟通不顺畅。结果,伤者卫某只好自己花费2万多,伤病好转之后,就提前出院回家疗养。客户张某硬着头皮前往伤者家探视,怒见不平的伤者邻居,仗义执言,冲动之下,将张某打了,矛盾一下子被激化,解决事故的双方僵持起来,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理赔案件被搁置起来。为了化解矛盾,及时处理保险赔案,张黛娣决定和客户张某一起去伤者家中做一次调解,争取双方握手言和。

  到伤者家里后,张黛娣看到伤者一个人躺在冰冷的炕上,儿女都在外地,生活条件很艰苦,遂产生了给其买些慰问品的想法。张黛娣找了一个借口,出门到商店给伤者买了一些营养品,屋内的两人依然互不相让。张黛娣对张某说:“咱们都有老人,我作为旁观者看到此情此景很心酸,我用自己的钱给大爷买了些慰问品。毕竟是咱撞伤了人家,适当出点钱补偿一下也应该吗?彼此谦让一点,事情不解决了吗?”张某说:“我可没钱,你是花公家钱不心疼!”听完张某的话,望着满腹狐疑的伤者,张黛娣说:“你们看这样成吗?如果能报销,我听你们的,如果这钱我们公司不能报销,你们能不能互相谦让一下,争取今天调解成功。”双方都同意了,张黛娣当着两人的面打开手机免提给办公室打电话,结果是,不能报销。双方心悦诚服,最后调解成功。

  对于调节工作而言,时间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这是张黛娣一直思考并致力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在接到人伤案件开始,我就注意倾听,察言观色,了解双方的心理,找准纠纷的焦点,进而有的放矢。我将自己的手机号及微信号留给车主及伤者,以方便他们及时咨询。在处理案件中,我把人伤调解的流程和需要的手续都一次性给当事人讲清楚,不让客户来回跑腿,避免引起客户不满。”

  “真的很感谢张黛娣,前前后后为我这件事忙了一个多月,调解达成了,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又能安心跑车了。”一位保险客户吕某说。2017年4月17日,被保险人吕某的大货车在湖北省出险,经交警部门裁定担负事故的次要责任,受害者郑某不幸伤残,花去药费28多万,由重庆救助基金垫付。被保险人吕某认为自己责任较小,没有为伤者垫付一分钱,不积极处理事故,要让对方诉讼。而伤者郑某提出的后续费用、伤残费用等赔偿金额要求较高,双方一直谈不拢,事故悬置,无法结案。张黛娣通过电话和微信分别与双方沟通,做思想工作。在艰苦的调解期间,重庆救助基金将保险公司、被保险人、三者人员诉至法院。张黛娣没有放弃,持续做着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懈努力,成功的将此事故调解成功,几方当事人都非常满意,纷纷对张黛娣表示深深的感谢,重庆救助基金也在法院撤销此案。

  “客户调解工作,是艺术,亦是修行”

  “人伤案件理赔金额的高低和客户双方的感受、认同密切相关。很多案件调解前,事故双方怒目相视、争执不下、互不相让,甚至个别案件就是为了争口气、辩个理,但只要经过细致、耐心地调解,一般事故双方都能互谅互让、和谐解决纠纷,最终达成一致。”张黛娣认为,“客户调解工作,是艺术,亦是修行。乐于做,是件幸福的事,不乐于做,是件非常痛苦的事!调解工作能节省大家的时间,也能节省社会资源。”

  张黛娣的老公一直默默支持着她的工作,可有一次竟然对她发火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17年12月24日,稷山法院审理一起交通事故纠纷案件。这是当年5月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标的车全责。因为车是单位的,司机不承担费用,伤者要求过高,导致案件非常难处理。尽管张黛娣多次沟通,调解不成功,伤者起诉至法院。张黛娣决定到法院继续调解。张黛娣早上7点上了高速,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时,忽起大雾,能见度不到1米,车速只能开到20多迈,本来一个小时的路程用了两个半小时才到。当她赶到法庭时,原被告及法官都已经就位了。她进门后表明进行调解的建议:“您们看,就这大点小事,非要打到法院来,给咱们的法官增加工作量。一审判决后,一方上诉,又得一段时间。选择调解,大家都好,何乐而不为呢?”她的话得到了法官的支持,法官说:“对啊,您们协商一下吧,这位大姐还是很少见的,我审理了这么多年案件,别家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都不主张调解的,怕担责任,大姐给你们调解,你们就互相谦让一点事情也就处理了,何必耗费时间和财力?”经过一番努力,双方握手言和,互相不再斗气,当庭调解成功。回来后,知悉情况的老公发火了:“为了工作不要命了,那么大的雾你自己开车技术又不好,万一有个啥事了咋办!”

  “在工作中以诚相待,真心地为客户着想,设身处地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因而能够赢得客户信任。”张黛娣的同事王成群这样评价道。

  2017年年底,公司清理未决案件。张黛娣联系客户任某,得知客户于当年5月份在陕西发生的交通事故已在交警队和伤者达成协议,但忙于车辆运营,没有功夫办理保险赔偿一事。张黛娣对车主说,你把手续全部寄给我,我联系车队人帮你办理。于是她将公司地址发给车主,车主将手续寄来。收到手续后,张黛娣立即着手联系车队办理此案,在和车主沟通过赔偿金额后,完成理赔工作。过了一段时间,车主却说未收到赔款,他找到车队被告知账户被法院冻结,取不出来。车主找到张黛娣,让她帮忙想法领出赔款。张黛娣和车主一起到临猗找到车队负责人,但车队负责任人不配合处理,态度十分恶劣,称谁打的款找谁要,反正这个账户取不出钱来。无奈之下,车主将车队起诉临猗法院,但需要保险公司配合提供一些手续,于是张黛娣决定将此事故负责到底。张黛娣先后几次驱车前往临猗法院,配合法官提供手续,为客户减少麻烦。她还不断联系法院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情况。法院工作人员说她,你和车主素不相识,并且你公司打款程序没有一点错,追究起来也是车队的责任,你何必这么认真。张黛娣说:“我觉得车主面对人伤事故,都对保险公司的赔付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急需我们专业人员进行辅助和指导。客户有难,才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想帮助他解决麻烦,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秩序。”法院的工作人员闻言为她竖起大拇指。

  “业精于勤,在今后工作中,我还会一如既往,加强人伤跟踪和调解工作,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从最基层的角度,向大家展现人伤理赔人员的苦与乐、思与行、善与美,让保险客户及伤者更加理解、关注、支持人伤理赔工作。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我们保险人的一份微薄之力!”张黛娣满怀信心地说。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