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礼:因地制宜是发展中国特色农业保险的必由之路

时间:2011/4/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原韦
  “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保险的道路该怎么走?“。”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给出了他的答案。

  成果丰硕

  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周延礼用“持续快速增长,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农业保险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显著增强。”概括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保险取得的突破性发展。

  首先,保费规模和农业保险覆盖面实现了快速增长。“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从2006年的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5.68亿元,增长了近16倍。五年来,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40亿元,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险保障11279亿元。同时,我国农作物承保面积从2006年的0.6亿亩增加到2010年的11.6亿亩,增长了18倍。五年间,累计承保农作物29亿亩,承保生猪及能繁母猪2亿头,承保森林7.6亿亩。“十一五”末期重要粮、油、棉作物的承保覆盖面已经达到全国播种面积的33%。

  其次,农业保险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险企业支持和服务“三农”,主动开拓和发展农业保险业务的意识明显增强。“十一五”末期,实际参与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已经有18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建立农业保险承保人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农业保险经营管理中的重点问题,共同研究制定了《种植业保险大灾理赔指引》。

  最后,农业保险经营风险总体可控,农业保险的功能作用日益凸显。保险行业启动了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研究,并初步完成了省级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研究工作。同时,农业保险补偿已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五年间,农业保险累计为6400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307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灾区生产恢复。

  体系建设

  面对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我国农业保险仍有农业保险需求相对有限、供给相对短缺,农业保险赔付率居高不下、发展的可持续性差等不少问题亟需解决。如何在此基础上巩固成绩、解决问题,将是“十二五”时期农业保险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国保监会提出,要逐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保监会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尽快出台农业保险条例,确保农业保险规范、稳健、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农业保险基础制度建设,推进种植业保险风险区划研究,完善农业保险承保、查勘、定损、理赔流程;进一步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整合支农资源,发挥政策合力;进一步完善支持扶助政策;研究建立中央财政支持下的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做好巨灾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为“三农”提供更多更好的风险保障。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