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知识普及的力量

时间:2012/12/28     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黄明明
  保险知识普及是近些年保险业一直努力在做的事,这项工作在今年全面开花,其地域覆盖面之广、受众年龄跨度之大、载体之丰富、形式之完备,使之汇聚成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推动保险知识根植于社会意识和大众观念中。

  保险知识普及与保险消费者教育经常相提并论,但二者也不尽相同。后者致力于保险消费者的教育,使保险消费者能理性购买保险;而前者是面向更为广泛的社会大众群体,无论是否保险消费者,从农村到城市,从少年儿童到耄耋老人,从边疆之地到闹市社区,从实体书店到购物网站,保险知识无所不在。

  在农村,保险知识深耕细耘。这一点,在农业大省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以河南为例,今年以来,在多次深入基层乡镇调研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河南保监局在安阳、许昌、三门峡、漯河4个地市启动试点,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河南农村消费者教育推广活动,其中的特色举措成就显著,即在农村累计悬挂或涂刷标语6713条,覆盖4市253个乡镇,覆盖率达到100%的乡镇和70%的行政村,平均每个乡镇26条标语。

  在学校,保险知识授业解惑。普及保险知识,要从娃娃抓起,这一点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也是各地保险业普遍在努力的方向。如宁波保险业开展的“保险教育进学校”系列活动,包括编写“保险伴我健康成长”教辅教材、开展课堂教育、暑期保险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避险训练等,精彩纷呈,取得一定的社会影响。

  在社区,保险知识侃侃而谈。社区讲座是各地保险业通常采用的一种操作模式,由于其对大众固有的贴近性和互动性,往往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上海太平洋寿险的一场保险讲座吸引了陆家嘴街道30多位居民,内容从保险的基本知识,到主要该为谁买保险、买什么险等,十分丰富。又如,江西省保险行业协会携手《法制报》开展“保险法”专场咨询活动,首创保险公益律师进社区模式,面对面为市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在媒体,保险知识花样繁复。或通过电视专题栏目,宣传保险知识,如天津保险业开办的《十分保险》数字电视栏目,延续性很强;或通过报纸专栏,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宣导保险知识,如大连市保险消费者教育专栏在大连地区最大的都市报《大连晚报》连续开办20多期;或通过网站交流,与网友互动问答,如北京保监局局长丁小燕参与“明明白白买保险,快捷理赔享保障”之车险理赔专题在线访谈,现场解答多家门户网站网民关于车险方面的疑问,等等。

  此外,诸如“保险知识普及丛书”的发布,金博会开设“保险知识大讲堂”,新疆保险业为农牧民普及保险知识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之处,让人耳目一新。

  普及保险知识,实际上为保险业增加了话语权。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我们的见解是依赖媒体报道和自身想象而成”。目前,在媒体的负面报道重压下,加之大众对保险业的了解程度粗浅,各种误解一直存在。保险知识的普及,在媒体和公众的偏见外,增加了一种保险的正面声音。这种声音,要改变的不只是大众不了解保险的局面,更要改变他们不愿意去了解保险的意愿。在这一点上,保险知识普及的任务更重。

  综观今年来各地保险业的一系列举措,推动了保险知识普及,凸显的是行业主观的努力,是一股主流的力量。不可忽视的是,还存在一种边缘化的力量,客观上也推动了保险知识的普及,甚至引起大众对保险业的兴趣和正视。

  近期热映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情节中,在少年派脱离险境后,保险公司调查员来调查沉船的原因,派向他们讲述了他同老虎在一起漂流的经历。然而,调查员不相信这个奇异的故事,于是派在病榻上又口述了漂流的第二个版本。保险公司究竟会选择信任哪一个故事版本,成为很多观众关心与探讨的话题,同时也让保险潜移默化地进入观众的意识之中,引起他们进一步了解保险的兴趣。

  影视文化是大众化的,利用影视文化来强化保险知识普及,用边缘力量强化主流力量,共同推动保险知识普及的立体化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