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在“三驾马车”中的地位

时间:2010/6/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郑荣禄
  保险、银行、证券是金融业的“三驾马车”,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认识,大家都知道。但目前来看,这“三驾马车”在社会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却是不平衡的,相对于银行和证券来说,大家对保险的误解比较深。我觉得这些误解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三大行业的起步时间不同,保险业起步最晚。为什么大家最接受、最信任银行?因为虽然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市场经济时代银行业的经营方式和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银行业毕竟是从计划经济时代就存在,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的;证券业是上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而我国保险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完全停顿,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保险业从1992年才起步。

  所以说,三大金融行业里起步最晚的是保险。与世界上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体系相比,我国银行业和证券业尚且还有差距,更别说保险业了。我国GDP总量已经跻身全球三大经济体之一,但是保险业却排在几十名后:根据瑞士再保险发布的《sigma》研究报告,2008年中国的保险密度(人均保费)为105.4美元,保险深度(保费占GDP比例)为3.3%,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633.9美元和7.1%,差距非常明显——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此得出结论,国内保险业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说,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潜力。

  第二,保险产品的内涵及使用价值与银行产品、证券产品差异较大。银行产品比较简单,知识普及也已经很深入,老百姓到银行存款,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都知道银行存款可以获得的利益是利息。证券产品,大家也知道是利用价格的波动产生收益。而相对于银行和证券产品来说,要全方位理解保险产品的原理、内涵和功能,难度比前二者要大,因为保险产品本身有很多制度内涵和精神文化内涵。

  另外,保险产品的使用价值与银行、证券产品及一般的实物产品也有很大差异。保险产品的使用价值,人们却不容易认识,有时候,人们也不愿意承认。当购买保险从财务角度是最合算的时候,往往是保险发挥其功用的时候,也往往是人生中最大的不幸发生的时候。所以说,保险的功用常常跟灾难和不幸联系在一起,这是大家无法直面、享受和承认保险使用价值的根本原因之一。

  反过来讲,当购买保险从财务角度看最不合算时,却正说明你有着人生的最大幸福:假设你购买一份保障型寿险产品,年缴2000元,缴费期20年,结果所缴保费分文没有回报,其实就说明你的人生已经远离了不幸与灾难。

  明白了保险在“三驾马车”中的地位,分析了保险被接受程度不高的原因,我们也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坚定的信心,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开放,保险一定会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