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偿付解压良方 险企另辟再保途径

时间:2010/4/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蕾
  如同外界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关注一般,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水平也备受外界关注。仅4月份以来这7天内,就有5家寿险公司的增资方案及1家保险集团的次级债募集计划获保监会批复。融资密集的背后,是保险公司在高速扩张下的偿付压力求解。

  几乎多数国内保险公司都奉行着“与时间赛跑”的经营法则,在具体行动时则被诠释为冲保费、冲规模,忙圈地、忙圈人。开业不足五年就已布局全国的保险公司大有其在,摊子铺大之余银保业务更是呈现十倍、百倍的爆炸式增长。然而风光背后,却是各家资本金告急、偿付能力不足之困的暴露。

  偿付能力充足率等于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率,最低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在承担现有负债的基础上,进一步支持未来发展而建立的预警指标。按照一位业内人士的说法,发展速度越快,扩张规模越大,就越“吃”偿付能力。全球知名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指出,中国保险业的快速增长使得偿付能力问题成为很多保险公司需要长期面对的挑战。

  据了解,在瑞士再保险的牵头下,国内保险公司的财务总监们计划在4月20日举办一次座谈会,议题直指偿付能力面临的挑战、可融资之道等。瑞士再保险中国执行总裁魏希霆直言不讳,“中国保险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其盈利能力,快速增长的保费给偿付能力带来了压力。很多保险公司的盈利来自于投资利润,而非承保利润。这样的增长模式必然导致偿付能力方面的压力。”

  金融市场的动荡、投资的低回报、还有保监会自2008 年以来对偿付能力更加严格的监管,都使得偿付能力成为很多保险公司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事实上,偿付能力是一个动态指标,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即使出现偿付能力问题,也可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

  业内所熟知的三种融资渠道是增资扩股、发行债券和IPO上市。当然,对于一些小型规模的保险公司来说,若在上述三种方式难以操作的情况下,也可通过调整投资结构、业务结构及控制费用等来提升偿付能力,正所谓“船小好调头”。

  不过,很多保险公司已经在去年发行过企业债券,因此,业内人士预计,考虑到目前资本市场的状况,近期发债的可能性不大。保险公司唯有向新老股东伸手要钱。

  事实上,除靠股东伸手援助外,再保险亦是国外成熟市场通用的一种融资途径。一家国际再保险巨头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2008年9月至2009年底这一年多内,他们公司已经通过财务再保的模式,为亚洲多家寿险公司释放了共计超过7.5亿美元的资本金,而这种资本金释放需求还在不断增长。

  虽然目前还没有为中国公司提供财务再保,但上述负责人相信,当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日趋成熟时,市场需求就会紧跟而来。已经有国内保险公司开始关注起这一补充偿付能力的新途径,据了解,再保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资本来源,更重要的是,再保险在提供资本的同时,还使保险公司能够转移风险,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